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股票配资交易技巧

他汀类药物引起血糖升高,是真的么?

7278

2024-06-29 【 字体: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同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因此成为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一线用药。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可能产生肝功能损害及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及肌酸激酶的相关指标,但还有个指标也需要特别关注,那就是血糖。

部分高脂血症的患者,在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时,血脂水平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出现了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增高。

那么,他汀类药物是否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是否能应用他汀类药物呢?以下将和大家一一分享。

2012年和2013年,美国FDA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分别发布了相关公告,警示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引起患者血糖水平的升高,主要表现为糖化血糖蛋白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2017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中也特别指出,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长期服用后,会引起血糖异常,并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影响糖代谢和脂肪代谢等途径来干扰胰岛素分泌,诱导胰岛β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使胰岛β细胞凋亡和损伤胰岛素信号通路。当他汀类药物仅仅引起胰岛素耐受而导致血糖升高时,这种作用是可逆的;但当导致胰岛β细胞凋亡和胰岛素信号通路损伤时,糖尿病的发生可能就不可逆了。

虽然,他汀类药物会升高血糖和诱发糖尿病发病风险,但它在降低心血管风险方面非常有效,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二次复发,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获益性远大于血糖升高这种不良反应。

作为一名药师,主要建议有以下几条:

1、临床医师和药师可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是否合并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等综合评估,选用匹伐他汀、血脂康等对血糖影响比较小的他汀类药物。同时应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应保持愉悦的心情,饮食上应控制糖的摄入,应低脂、低油、低盐饮食为主,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选择脂肪比较低,优质蛋白比较高的营养食物,增加蔬菜和粗膳食纤维的摄入,定时定量的用餐,同时还应适当的增加户外运动,定期随访;

2、对于已患有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建议使用中等剂量的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同时还可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产生;

3、对于已存在糖尿病易患风险、中老年人、强化他汀治疗及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应监测血糖和相关生化指标,必要时增加或调整降血糖药物的剂量和品种。

审稿专家: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朱全刚

作者:上海华氏大药房有限公司执业药师 魏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规模或达5000亿!特朗普揭幕“星际之门”AI基建计划

规模或达5000亿!特朗普揭幕“星际之门”AI基建计划
当地时间周二(1月21日),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宣布了一项名为“St...

精装交付就行?海尔智家联手建发地产“智慧交付”

精装交付就行?海尔智家联手建发地产“智慧交付”
  在房地产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居住体验的需...

04月21日涨停复盘

04月21日涨停复盘
  今天沪指涨0.45%,深成指涨1.27%,创业板指涨1.59%,今日大盘成交...

空仓一个月,这批新基金冲进去了!

空仓一个月,这批新基金冲进去了!
  多只一个月都按兵不动的次新基金,终于在4月7日冲进去了。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

入驻享零佣金,抖音给零售实体商家发福利了!

入驻享零佣金,抖音给零售实体商家发福利了!
为进一步助力实体零售业发展,降低零售商家经营成本,激发抖音用户线下消费,4月29...

“本升专”的底气来自高端制造业支撑

“本升专”的底气来自高端制造业支撑
  ▲2024年11月21日,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天津开幕,参会者在职业教...

对话袁凌:工友们有苦难,但原始生命力保留得更多

对话袁凌:工友们有苦难,但原始生命力保留得更多
袁凌在皮村文学小组上了5年课,直到有一天,他意识到,文学小组的现状不会永远持续下...

邦达亚洲 美元走高油价下滑 美元加元小幅收涨

邦达亚洲 美元走高油价下滑 美元加元小幅收涨
加拿大银行(央行)6日第三次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当前5%的水平不变。加拿大银行同...

邦达亚洲: 降息预期持续支撑 黄金冲击2200关口

邦达亚洲: 降息预期持续支撑 黄金冲击2200关口
日元的暴跌正不断提高日本当局的干预风险。日本最高货币官员神田真人周一针对外汇市场...

澳大利亚拨款570万澳元打击外国买家囤地:禁外国买家购现房两年

澳大利亚拨款570万澳元打击外国买家囤地:禁外国买家购现房两年
格隆汇3月25日|为了缓解住房可负担性方面的压力,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从4月1日起...